港股回暖 恒指飙升8.8%
北向资金创开通来纪录
国际市场方面: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初值仅升1.6%,为2022年第二季度经济萎缩之后最差,然而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大致符合预期。美国股市本周强势反弹,三大股指集体走高。其中纳指大涨4.23%,标普500上涨2.67%,二者均创下年内最大周涨幅,此外道指本周上涨0.67%。欧洲方面,本周各大主要股指也同样涨势如虹,英国富士100本周上涨3.09%,德国DAX上涨2.42%。日本股市本周有一定反弹,日经225指数周内回升2.34%,但进入二季度以来该指数仍然累计下行超6%。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在此之前,2023年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本次《实施细则》是在《条例》框架下对相关工作的细化。要点如下: 不改变原有支付业务许可范围 换证过渡期最长不超过5年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等细节明确 备付金余额按“超额累退”标准确定,用户权益保护机制不断完善
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开募集证券 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 4月19日,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将公募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调整至较为合理的水平,建立佣金费率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全市场费率变化情况,定期调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同时将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由30%调降至15%。《规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佣金制度改革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举措全部落地。以静态数据测算,《规定》发布实施后,公募基金年度股票交易佣金总额降幅将达38%;前两阶段费率改革举措每年累计可为投资者节约成本约200亿元。
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规模较去年年底增长了1.64万亿元。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成为规模增长主力军。其中,货币基金规模猛增1.18万亿元,债券基金增长4353.11亿元,指数型基金吸金3210.62亿元。混合型基金、FOF规模则出现下降。一季度公募基金取得投资收益202.19亿元。固收类基金依然是盈利担当,权益类基金虽然是亏损大头,但规模较大的宽基ETF贡献了较多的正收益。与市场风格不契合的行业主题ETF亏损情况也相当突出。
中美经济工作组召开第四次会议 4月16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美国华盛顿出席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期间,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共同主持召开中美经济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双方围绕落实牵头人重要共识,就全球及中美宏观经济形势和平衡增长、下步沟通安排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建设性的沟通。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 全球价值链的增长与GDP和贸易脱钩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表示,外国直接投资和全球价值链的增长不再与GDP和贸易增长保持一致,这表明全球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投资者谨慎加剧的情况下,外国直接投资增长停滞了近0%;最近的全球冲突和危机扰乱了通常的投资模式,导致投资关系不稳定,从战略多样化中受益的机会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