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预期受打压
全球主要股市遭遇开门黑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对通胀前景信心增强,但暗示利率仍暂需维持高位,2024年将会降息但具体时机仍不确定。此外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14个月萎缩,证明劳动力需求降温。美国股市受此影响2024年开局不利,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其中纳指领跌3.25%,标普500跌1.52%,道指下跌0.59%。欧洲方面,数据显示欧元区整体通胀自2023年4月份以来重新加速,欧洲主要股市本周也纷纷下挫。英国富士100跌0.56%,德国DAX跌0.94%。日本方面,本周在其仅有的两个交易日同样表现不佳,累计下跌0.26% 12月PMI继续回落 需求偏弱是主因 12月份,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大部分分项均出现回落,存在冬季的季节性因素,有效需求不足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原因。原材料和产成品价差扩大,压缩中下游制造业企业利润空间。地缘局势冲击全球供应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我国制造业原材料价格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但是,由于需求偏弱,产成品价格再次回落,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下滑0.5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提高而产品销售价格下跌的趋势不利于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修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景气水平与上月持平。 此外,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得益于建筑业景气度逆势回升。建筑业PMI录得56.9%,新订单和从业人员指数回升至景气区间,分别为50.6%和51.7%。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在春节假期前加快施工进度,另一方面是增发国债落地,推动基建投资加快。新华社报道称财政部近日已下达了两批国债资金预算,合计8025亿元,增发国债对应的项目或已开始动工。
注册制下2023年280单IPO折戟 全面注册制下,2023年280单IPO折戟。IPO阶段性收紧背景下,“吃穿住行”企业集中撤单、“清仓式”分红遭诟病等成为2023年IPO市场的重要关注点。 据第一财经统计,2023年A股市场共有271单IPO终止审核,其中上交所终止92单,深交所终止140单,北交所终止39单。另外,上交所有4家企业终止注册,深交所有5家企业终止注册。从终止审核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于2023年下半年,271单终止审核的IPO中,有162单是在2023年下半年终止审核的,占比约60%。就在7月份之时,有传言称,沪深板块涉及“吃穿住”的在审拟IPO企业基本会被劝退,未申报的不受理,除非规模较大的标杆龙头企业。此外,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收紧。8月20日,证监会回应称,“没有二级市场的稳健运行,一级市场融资功能就难以有效发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同时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8月27日,证监会明确定调,“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外汇局发布《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
美联储公布最新会议纪要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公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政策会议纪要。降息被首次提及,这与经济不确定性有关,但同时将利率维持在目前水平更长时间或者进一步加息依然是一些官员的看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历史性的货币政策紧缩可能已经结束,降息的时机是下一个问题。不过有关降息的讨论处于初级阶段,会议纪要没有说明何时可能开始降息。而美联储点阵图显示计划在2024年降息三次。 红海风波扰动全球航运价格 近期多国货轮在红海及附近海域遇袭,12月中以来全球主要航运公司陆续宣布暂停红海航线,影响途径苏伊士运河95%以上的运力。受此冲击,全球航运跳升、大宗商品价格亦水涨船高,巴以冲突的扩散效应已经显现。在本周马士基船只周末遇袭后,全球航运巨头继续避开红海航线,绕行好望角。